你想像中的心理諮商,長怎樣?
可能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這篇文章告訴你,實際上在心理諮商時,都在做什麼?
請回想一下,在你20歲前那些做來得心應手,感覺自己很可以勝任,或者是可以持續投入樂此不疲的事?
請來談者把這個問句帶回家,作為這次的回家作業,下一次討論。
再次見面的時候,我們的談話就這個問句的答案開始。
認真的他,不只自己回想,還問了家人。
那一天,他說了好多跟原本來找諮商師談話的問題以外、不同版本的故事。
每個段落說來,都好有意思,感覺有動能與活力,有別於原來說這問題故事時黯淡的他。
聽著聽著,彷彿看到當時發出小小光芒的他,出現在諮商室裡。
透過諮商師的提問跟引導,有機會發現更多重要的細節,那是已經淡忘但又真實存在過的自己。
而經歷了求職的挫敗與低谷,當喪失了對生活對自己的信心與熱情許多後,再次遇見那個暗自發光樂此不疲的自己,給了他一些小小的勇氣跟啟發。這是來自於他原本就有的部分,被他自己看見了。
在問題以外的故事,在敘事治療裡稱之「支線故事」。
人被困在問題裡頭時,為了想排除解決問題,很自然的會把多數的注意力放在問題上頭。但,常常在對話之間,透過諮商師的協助,一起探索那些問題沒有發生或者威力減弱的時刻。這些故事,如果能好好說,能細細探究,總是藏著某種解方線索在裡頭,令人驚奇於生命的智慧。
諮商師在做的,並不是直接為來談者提供專家建議或解決辦法,而是透過對話、傾聽與理解,陪伴來談者找到生命故事的三點。
而究竟是那三點呢?
「亮點」、「重點」跟「癥結點」這三點。
當來談者有機會看到這三點,就有機會開啟另一段不同的生命故事走向,更能把人生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上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