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秋冬季節轉換,身邊不少人都被自己起伏過大、不舒服的負面情緒所苦。
因為負面情緒帶來的不適,常會讓我們自然的排斥、逃避、忽略、壓抑,進而分析、指責自己為何又產生這些情緒。
甚至有些人因為這些分析,出現無力或罪惡感。
其實人體就像一個情緒寶盒,乘載著我們各式各樣的情緒,而每一樣情緒都獨一無二。
就像不同顏色與口味的巧克力一樣,沒有對錯,就是不同口味而已。
我們都喜歡帶來美好經驗口味的巧克力,所以當不喜歡或不習慣的口感出現時,就會發生排斥。
或者認為,彼此不相容口味的巧克力,不能同時存在。
例如當我們陷入低潮、經歷痛苦時,以為自己也失去好好快樂的能力。
原本能支持自己的生活、休閒娛樂會因為痛苦而忘記,或排斥去做。
甚至認為處於痛苦經歷的自己,不應該再擁有快樂。
但其實痛苦跟快樂是可以同時存在,雖然痛苦的經歷可能會稀釋或覆蓋掉我們快樂的感受。
卻不代表不能暫時放下痛苦,持續再去做那些能讓我們開心與快樂的事情。
下次當不喜歡的情緒來臨時,也許不用急著排斥它、處理它。
試試給自己多一點空間、時間,觀察它、認識它,嘗試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嚐它們。
好好感受並允許、接受自己品嚐後的任何反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