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經驗、壞經驗,每個都是機會,讓你向它背後的知覺和恐懼挑戰,並選擇智慧作為學習之道。」—蓋瑞‧祖卡夫
最近遇到某些人,令我特別有感觸。
我們一起探訪了某段生命的痕跡,並往前進展了一小段路,然後在某個關卡停滯下來,好像我們一起走過了烏雲密佈,眼前迎來的可能是曙光乍現,也可能是狂風暴雨,我深刻地感受到那份對未知的猶豫為難。
前往嶄新的路徑方向,就在我們一次次的梳理情緒後,逐漸變得清晰起來。我發現讓腳步停下的,來自想逃離可能面臨風險的衝動,不選擇往哪條路走,反而相對安全些。
我在許多人身上看見未經釋放的情緒,往往被禁錮在塵封的記憶中,當生活中某些類似的人事物或情境出現時,這些沉睡的情緒就會再度被喚醒,為當事人帶來更多的惶恐與困惑。有些努力了一段時間的人,會對自己感到失望,甚至認為過去的學習成長徒勞無功。
以我自己為例,早些年每當我回到家鄉,經過童年就讀的小學時,過往片段的記憶如浮光掠影般閃過,有些部分令我感到溫暖而懷念,比方我剛入學時導師親切的笑容;有些部分令我緊張生氣而想迅速關閉記憶,比方處罰或欺負自己的老師或同學的臉孔。後來當我有機會去敘說這些故事,並讓正向與負向的情結開始交流,身體中未完成的經驗有機會完成自己,轉化便開始發生。
我們的生命經驗總會有憂喜摻半的情緒,只是人的習性通常只想留下好的,拒絕承認不好的存在。當我們越能放開心胸,將排除的部分整合進來,我們也會變得更有彈性且更健康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