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欣蓮諮商心理師
自由書寫是什麼?
自由書寫是一種透過紙筆「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也是一個傾聽內心、表達自我且有助於覺察、整合身心狀態的方式。
我們有耳朵,但是經常聽得是別人的話語、接收外在的資訊,
我們有嘴巴、能說話,但是不見得都能容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講出心裡真實的感受。
而要能『說出自己想說的』,前提是先好好聽見自己真正的想法與感覺。
而『自由書寫』確實是一個傾聽內心、表達自我且有助於覺察、整合身心狀態的方式。
有時人們無法表達自己,
也跟回到自己內在去消化、沉澱的時間不夠有關。
自由書寫可以允許我們用一定的時間去整理、感覺自己的內心。
而當我們有什麼感動或念頭想要分享時,也很需要有對象傾聽。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身邊都一定有適合的人選,又或者有剛好的時機與情境去說談,
也可能擔心說出來會被評價或否絕,
因此大部份的情況是選擇悶在心底、或不能確定能否說而矛盾和不安。
自由書寫,就能夠免去這樣的困窘或不自在的情況,先滿足自己想要說的需求,練習表達自我。
畢竟,當人持續地積累某些情緒或想法,往往使人更難去釐清或整理,
而錯過說出口的時機,也會加深再說出來的困難度,
種種的原因使我們變得壓抑、不知道該如何分享或提問。
所以,準備紙和筆,是容易又方便的事,給自己一處空間或平台,
便能開始自由書寫,紙和筆能為當下創造一個安全的紓發空間。
而當我們開始專注在身心、好好地聆聽內在的聲音,
自由書寫可以將整理頭腦散亂的思緒、具體化抽象的感覺,
會使我們覺知與感受更清晰。
從上述可知,書寫能夠帶來的協助很多,底下介紹自由書寫技巧與原則更有助於紓發與沉澱心情,覺察自己的認知思考與經驗。
自由書寫的方法與原則
設定時間書寫
一般而言,能夠設定至少十分鐘的書寫時間,若期待能夠透過自由書寫此方法領會更多,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的時間會更佳。當人們需要進入內在去體會或探索前,往往需要一些時間去蘊釀與暖身,釋放先前的一些情緒與想法,把關注的焦點從外在世界拉回內心,逐步地心靈會感受到個人的準備程度,並開始敞開並流動。
有一個『開頭句』做為起始
這個開頭句,通常會是簡單、像造句般開頭的句型,例如:『我記得』、『我喜歡』、『我發現』,開頭句下筆,就很像是一個探尋的入口或邀請,從這裡作為書寫起點,寫下心靈或頭腦直接冒出的字句,並像造句般地接續內容。自由書寫的關鍵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只要是當下所透露、浮現的經驗、感覺都能夠成為線索。
下筆之後,快速書寫、不回頭看且不做刪除與修改
無論你腦海裡所蹦發出來的思緒、寫成字句,其彼此之間是否有關聯,只要它發自你頭腦,你便要在設定時間內,允許並接納自己把這些想法書寫下來。快速的書寫會使得字跡變得潦草、或寫錯機會變多,自由書寫允許這些發生,因此,過程中若有不會寫得字可以用注音來表示,若是寫錯字也無須修改,你寫的上句和下句不一定是符合邏輯也沒關係。
。。。。
自由書寫可以帶來的好處
這種書寫形式,你有時會經驗到沒有結構、不符合語順或文法,但它的目的在保持思緒與書寫的流暢,邀請人們能夠在時間內經驗到盡情說的過程。你不會受到”要怎麼表達”、”應該要怎麼寫”的限制,也不需要去理會文句字詞的對錯好壞、是否優美或符合語義、情境。
真實呈現內在自我狀態
你所書寫的內容能直接或真實呈現你在書寫這段期間的狀態,包括你的情緒、想法,你有機會摸索自己的觀點與困惑,也能夠藉此發洩各種不同心情,接觸到內心的起伏與變化,無論是生活之中感到的沉重與輕盈,都能夠在紙上呈現。
拿掉評價,暢所欲言
『不去評價』以及『不去批判自我的經驗』是自由書寫想要帶給人們的支持,因此它所設計出來的方法,讓人們能有機會繞過理性意識的監控,在快速、允許暢所欲言的情況下,接觸到心裡真實、真正的感覺、需求與意圖。
貼近深層真實自我
當人們能夠覺察、意識到自己的糾結、困擾或焦慮、恐懼,也是啟動在乎自己的時刻,書寫者會有機會正視、面對自己的情感。當發聲、書寫沒有太多的侷限時,我們能夠聽見、知曉自己的各種聲音,發覺有不同的信念在影響與運作,長期的書寫會能深度的覺察、辨識出自己的模式,去認識自己不同的面向、遇見不同時空裡的自我。
與內在自我進行對話
有時在自由書寫裡,人們會以對話的形式來釐清自己,有時候會像是說故事般地展現生命某些記憶與畫面,這些書寫也反應著書寫者思考的方式與途徑,我們看見自己如何與心靈溝通,哪些卡住、哪些是更需要時間去梳理。這些都是很珍貴的理解、自我陪伴的過程。感謝你們會有意願、透過紙和筆來練習去貼近自己。
。。。
自由書寫的問與答
關於書寫紙頁的選擇
有夥伴問道:
『妳説,一張空白的紙書寫,我用的是新的A4紙進行。
閃過一個念頭,如果今天我用2手紙寫,是可行的嗎?那代表的心裡層面又是什麼?
因為,我用新的紙,一日一張對我代表我每天想用新的態度去看每一天;
代表我珍重每一次的寫下,因為我想,有一天我會重讀的。
不想因為一個咖啡漬或者先前不知誰或理由寫下的內容,中斷我讀它的狀態。』
。*。*。*。*。*。*。*
當初會邀請書寫成員準備『空白』紙頁,
主要是因為『紙頁』如同我們的『心靈』。
能好奇『你想要留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空間呢』?
不是說,空白的一定好,或許對於有些人來說帶著字的廣告紙,
反而讓它有種隱藏的安全感,或者因為可以繞來繞路而覺得像探險。
有的人如果寫在橫線上的紙頁,會覺得被承接、支撐而覺得安心,
因為這會使他字不會飄移到讓他非得要心慌,
有的人喜歡格子,格子給了字一個位置,一格一格分批坐好,
讓他覺得這樣的間隙可以呼吸或喘息。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直線、方格而被弄得很惱怒,暗自覺得不自由或被分隔開的失落感。
因此你會受到什麼樣紙頁、經歷一場什麼樣的書寫旅程,
唯有寫了,你會比較清楚,
在那之前,我們可以有一百個預期或一百零一個想像,卻仍無法知道那個真正的答案。
而這一次的書寫經驗,不會代表下一次的書寫經驗,
就如同這一秒鐘跟昨天的同一時間的那一秒鐘不會一樣。
因此,二手紙、色紙、折爛的紙再攤開,都像是心起飛的不同起點,
請保持你的好奇、探索的意願,大膽地嘗試吧。
當然經過了一些體驗後,我想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最容易表現的順暢的紙與筆,
那就像是你探索自我的最佳夥伴,
它不需要再讓你適應、而先把你帶去不同的狀態裡繞轉,
而是能夠直接引領你沉入、降落在心靈大地。
你是可以設定自己的意圖,在你選擇後紙與筆後,
由你去定義它的意義,甚至像魔法師的祝福它、好引燃起你內在的火花。
我們的身心往往是是容易接受暗示的,
當你在書寫之前給了這樣的提議與意圖,
你的手與心就會導航,帶領你去靠近這個意念所在的方向。
因此,書寫吧!去經驗什麼都有可能,也允許你去享受、或不享受這些那些,
然後直到有一天,你可以很確定地說:『嘿,我喜歡這個!』。
願這份篤定是你想要的。
關於不回頭看和何時重看自己的文章
在自由書寫的練習,通常我會建議時間到便可以闔上紙頁,
不一定需要回頭看。
當然『回頭翻看書寫內容』會有其他的目的與意義,
重閱或朗讀都有不一樣的功能與效果,特別是在自由書寫團體裡,
帶領者會利用團體的動力去發展、深化這個經驗。
。。。
『不回頭看』這個技巧是針對在設定時間內書寫時的原則,
即我們不往前看前面所寫的東西,不去看前一行,
意思是在”書寫的當下/這段時間內”,
我們不做翻閱或回看先前所寫的內容,不管那是上一句還是第一句。
這麼做的用意是不受到前面內容的影響,
當我們停頓或想要檢視、延續前面內容時,
會使我們忍不住地思考,理性或編輯的意識會介入,
指心靈原意有可能在一種合理或修飾下而失真。
我先前有提到,
當你書寫之後,可以就闔起筆記本,不再重新閱讀,
這不算是自由書寫技巧的必要性做法,只是我個人經驗上的建議。
雖然快速書寫後有些東西,因為沒有重新閱覽而模糊、不好記憶,
但這也可能會經驗到一種『清空/清理』的經驗而感到輕鬆。
我們”確實地”做到發洩或紓發,但不那麼受到或可以減少所發洩內容的影響。
距離一段時間重新閱讀,因為此人的時空與情境已不在原來的當下,
甚至又有一些新的或不同的經歷後,再一次去讀取先前所寫的內容,
能夠有新的發現或看見,也可能會有新的理解與接納。
這是回到內在、跟自我的內在聯結時,會產生的一種認同與進展。
例如:
自己回想起當初那份辛苦與掙扎,
經過三個月後,或許因為事情已經有變化了而意識到自己走出困境,
對於那個深陷的自己覺得同理或好笑當初的執著,
也或許一段時間後,
怎麼自己還困在這個問題裡,而承認自己有些事情沒有面對,
然後再次重新選擇、找到更多意願與動力去調整。
當然,也可能想不起來自己那時候為何這樣想、這樣做。
這不是肯定會發生的結果,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
不過可以理解的是,
當人在一種不是那麼有壓力、情緒性或批判態度下的省思,
往往可以有更多新的體會與領悟?
(不會鬼打牆、輕易地就拒絕或否認,
這是時間與經歷帶來的一種巧妙影響)
在我的書寫團體中,因為會強調『自我覺察』與『自我整理』的目的,
則會使用『回看』的方式,並透過朗唸出來的形式來整合、深化自己的經驗。
這是因為在帶領自由書寫活動、為了協助成員們會採取的做法。
而這個朗唸的形式會結合『不建議、不分析、不評價』等態度來進行。
所以,回到原題,寫者當然可以再事後回看,沒有不行。
是的,立即寫完,就即刻地看是沒有問題的,
也會有滿足、新的理解的收穫。
而選擇一段時間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受,
這種『自我理解』我也認為是『再次貼近自我』的經驗。
翻閱這些過往,當時的文字訊息會補充你這陣子的情況。
至於時間要隔多久,其實沒有特別限定。
也真的看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的進展,
我的經驗是三個月後,可以給自己一段沉靜、與自我同在的時光,
然後再讓自己閱讀那段時間的文章。
而如果覺得三個月有些久,
至少一個月或兩個禮拜也是一個我覺得可以參考的期程。
不過這個時間觀點跟我們去經歷一整個月的月亮週期有關。
有時也能發現自己的情緒起伏與變化。
自由書寫很棒,有很多看見,但是回到生活中還是一樣,好沮喪
感謝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知道你對自己好奇、也對自由書寫好奇。
最重要的問題,大概不是自由書寫如何,
而是在生活中那不知如何是好的沮喪。
『嘿,無論如何,謝謝你,知道自己是沮喪的。』
以及,
『看見或發現自己還是沮喪,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呢?』
對的,我要停留在這裡一會兒,去問:
「你對自我的探索、自我瞭解或承認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的期待是什麼?」
『這麼做的「意義或價值」是什麼?』
自由書寫,我對它的期待,不是用來『解決問題』,
而是瞭解自己,以沮喪來說,『為何此刻我是沮喪的』。
一些細碎但關鍵的問題會跳出來,例:
『我在生活之中做了什麼選擇』、『曾發生了什麼樣的事而有現在的感覺』。
書寫者可能在自由書寫中,很快就知道原因,
也可能寫到最後卻不曉得自己在寫什麼。
*
在一些時光裡,透過手與紙筆的合作,
它透露出自己跟問題之間的關係,
自己在這些情境中扮演的角色,
在你沮喪之前、在你重返生活時,
『基於什麼事情還沒改變,讓你有這樣的困惑或無力感?』
而那些沒有改變的事,肯定有你不去改變的理由。
可能來自於他人、可能來自於自己,
也可能和他人跟自己混雜在一起的迷離與矛盾。
*
你會看見自己的反覆與情感的流向,
筆尖會指向你在乎的事,因為你所握住的筆,其實是你的心。
*
你看見自己繞了話題,是那些不想說、還沒準備現身的在作祟,
自己得要先和某些議題保持安全的距離,否則會卡在紙上動彈不得。
*
你會看見自己的昏睡、那沉重感就像是你被下了藥般,
字跡越來越飄浮、潦草,你可能會認不出那是什麼詞。
*
你也可能就是打定主意要面對、好好揭露在你心上的一切,
焦慮和危機感會讓你心跳加速,但衝刺過後,
你會感受到平靜在你之內,你意會著真實與自由的力量。
*
自由書寫盡可能真實地呈現與反映過往至今身心靈訊息,
各種層面皆有,心情、情感、經驗或來自於靈魂/內在神性的訊息。
*
一段書寫裡,時間夠長的話,你會經歷到上述每個狀態,
那沒有什麼特定的順序,也不是每一次都會發生,
你會有你的專屬的書寫旅程。
。。。
我沒有正面的回答:
『回到生活中還是一樣,好沮喪。』
因為,生活其實可能是不一樣。
今天跟昨天肯定有不一樣的。
連所感知到的沮喪都可能是不一樣的。
至少昨天沒做完的事,或昨天就把事情都完成!
到了今天那種感覺是會有變化的吧!
(是說每個人去感受生活的方式是不同,我也不能這麼武斷。你說的算!)
只是,要把這些其實不同的地方,
都被視為同個問題、同一種情緒的話,
那真的會不容易去分辨、也可能會需要一些時間找到適合方法來處理或面對。
。。。
我會說,『如果你願意,請繼續自由書寫吧!』
也許某一日的書寫裡,
你會知道或體會到自己的念頭、一個決擇與行動,
如何形成改變重要的前提。
此刻,如果真的有什麼妙法,就是行動吧!
做你真正想做的。
自由書寫能夠幫的忙是,讓你知道什麼是你真正想做的。
。。。
但如果現在還沒有真的有什麼變化,
也不要放棄溫柔、堅定地陪伴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