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諮商與療癒 從敘事治療的眼光來說心理諮商是什麼?心理諮商協助您找到三點

從敘事治療的眼光來說心理諮商是什麼?心理諮商協助您找到三點

by 散步後花園心理諮商所
0 留言 762 views

你想像中的心理諮商,長怎樣?

可能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這篇文章告訴你,實際上在心理諮商時,都在做什麼?

諮商是一個透過提問而發展對話的過程

在諮商時,心理師並不會是一個提供答案跟解決方法的專家,更多時候,我們相信來談者才是決定他自己生命故事版本的主人,所以心理師也會在聆聽來談者想說的主題後,透過提問讓來談者去思考那些自己已經有的卻已經遺忘的生命故事細節,想藉次讓來談者找回那些對他來說重要的經歷。

有些提問,會在諮商當下進行,也有些提問會作為回家後的作業,讓來談者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去沈澱回想。

比方:

請回想一下,在你20歲前那些做來得心應手,感覺自己很可以勝任,或者是可以持續投入樂此不疲的事?

請來談者把這個問句帶回家,作為這次的回家作業,下一次討論。

再次見面的時候,我們的談話就這個問句的答案開始。

認真的他,不只自己回想,還問了家人。

那一天,他說了好多跟原本來找心理師談話的問題以外、不同版本的故事。

而這些他所帶進來諮商室談的每個段落,都好意思,充滿動能與活力,有別於原來說這問題故事時黯淡的他。

聽著聽著,彷彿看到當時發出小小光芒的他,出現在諮商室裡。(這便是敘說生命故事時,一種貼近看見自己後產生的力量)

諮商同時也是一種更深刻探訪自己生命故事的過程

透過諮商師的提問跟引導,有機會發現更多重要的細節,那是已經淡忘但又真實存在過的自己。

而經歷了求職的挫敗與低谷,當喪失了對生活對自己的信心與熱情許多後,再次遇見那個暗自發光樂此不疲的自己,給了他一些小小的勇氣跟啟發。這是來自於他原本就有的部分,被他自己看見了。

就筆者來說,這過程在做的就是,我們不只要看見問題,同時也要能把深藏其中的「資源」故事找出來,這樣來訪者在面對問題時,才能從自己身上找到足以依靠面對的資源,也才不至於被問題給淹沒打趴。

而在問題以外的故事,在敘事治療裡稱之「支線故事」。

人被困在問題裡頭時,為了想排除解決問題,很自然的會把多數的注意力放在問題上頭。但,常常在對話之間,透過諮商師的協助,一起探索那些問題沒有發生或者威力減弱的時刻。這些故事,如果能好好說,能細細探究,總是藏著某種解方線索在裡頭,令人驚奇於生命的智慧。

諮商師在做的,並不是直接為來談者提供專家建議或解決辦法,而是透過對話、傾聽與理解,陪伴來談者找到生命故事的三點。

在諮商中找尋來談者生命故事的三點

而究竟是那三點呢?

「亮點」、「重點」跟「癥結點」這三點。

以下也來說說為何這三點對一個人來說如此重要。

亮點 — 一個人身上美好的樣子

一個正在面對困難,即便正在經歷問題故事,他身上依然有許多美好的樣子。

可能是,面對問題卻依然想著許多辦法努力著不放棄。

可能是,他身上堅持著重要的價值,才會這麼衝突與艱難。

也可能是,在問題以外,他依然好好的把自己照顧好,才得以等待後不同的局面到來。

這些,都是在邏輯上不同於問題故事的看見,很多來談者當有機會看到自己身上的亮點後,會覺得問題似乎不像原本以為得這麼巨大要把人給淹沒。

重點 — 一個人所偏好的渴望/價值

每個人偏好的渴望跟價值都不同。

就拿教養來說,有的父母看重的是孩子的成就,這背後可能是期待孩子在社會上能被看得起。所以當這樣的家長,事事要求孩子的成績表現時,可能仍有一個沒有說出口的價值觀沒對孩子說出口,那即是:「孩子,若你能有好的成就,你就能在這社會上被看重有尊嚴地活著,孩子,我希望你過得好!」

在伴侶關係中,當伴侶不斷地指責另一半回家時間太晚,他在意的可能是「親愛的,我希望你不要為了賺錢而失去了休息跟健康,也不想要因此而沒有了我們的家庭生活。親愛的,你對我來說是無比重要的人,你的健康以及我們的關係比賺錢更重要!」

每個人在重複的行為背後,必然有的就是偏好渴望與價值。能明白背後的渴望與價值,我們才能知道,原來是這樣!

這個原來是這樣,有挺多時候,不是原本就知道的,而是需要去「發現」。

而發現到底什麼是我真正在意的,若能讓自己懂了,那就會找到之所以要這麼做背後的意義。若能推吉也讓重要的人知道,對方就有機會能理解你的用意與心情,關係之間才不會因為誤解而錯過。

癥結點 — 人會卡住的地方

癥結點大致上就是一般人說的矛盾或衝突點。

可能是面對兩難,或者兩個都想要卻不能的局面。

也可能是情緒面向上的過不去,也放不下。

這些癥結點,也許對其他人來說沒什麼,但對來談者卻完全無法釋懷。

每個人的經驗與反應都是獨特的,尊重並且理解這樣的獨特性,也是諮商中最能給予的對待。

不管如何,即便別人不能理解,但只要來談者能透過談話,明白了這個「卡」就是來自自己生命的某些脈絡,同時也承認這樣的自己,最後接受這樣的自己,那對來談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跟自己的互動歷程。

這樣的歷程並不容易,但,在諮商中,心理師回陪你一起,也會在你身上一起理解這樣的難與不容易,有多麽令人佩服!

諮商也是帶入新視野的過程,帶你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自己

當來談者有機會看到這三點,就有機會開啟另一段不同的生命故事走向,更能把人生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上的前進。

心理諮商有時候是提供一個不同看問題的視角,很多來談者也會告訴心理師,從不曾這樣思考過那些習以為常的事,過去總是接收著外在環境的要求,習以為常的要有效率、要乖、要聽話、要有用,但沒想到,若能以自己為出發點的去思考,才意識到,其實我們可以不總是都要達到別人眼裡的好,而是心疼照顧自己真正的感受與需求多一些。


你可能也會喜歡...

請留言